法律翻译专业提供商
翻译的问世源自“人工”而非“机器”
 时间:2015-12-28    来源:网络    作者:泰领翻译-小徐

翻译的问世源自“人工”而非“机器”

     人类最初遇到语言沟通障碍时,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是“我们或许能创造出一种世界性的通用语言,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学会并使用它”,让语言障碍以这种消灭“差异化语言”的方式被消除。可事实证明,由于不同民族、地区间存在的巨大文化差异,这条路行不通。

  于是,“翻译”问世了。“翻译”的诞生正是因为人类需要保护文化的多元性,即既需要保持各自文化的独特性不受外来文化侵蚀、同化,又需要与外来文化进行各种“交流”。

  起初,翻译是通过“人工”的方式在人类初期的文化交流、思维碰撞中发挥作用——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国与国、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交流都依赖于“人工”这种翻译方式。

  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展开与加快,不同国家、地区间因语言障碍无法顺畅沟通的问题更加凸显。1946年,美国数学家、工程师沃伦·韦弗与英国物理学家、工程师安德鲁·布思首次提出“机器翻译”的设想。终于,翻译与“科技”邂逅了, “机器翻译”步入历史舞台。

  上世纪80年代,互联网的兴起使 “机器翻译”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及普及;近年来,移动互联网和语音识别技术的疯狂发展,让“机器翻译”技术获得了更大的应用空间,各类翻译网站及App开始层出不穷。

  的确,是 “科技”让“翻译”的实现方式与实现可能变得更加多样了。一些学者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了“科技”的强大力量,才萌发出“有信息技术在背后做支撑的‘机器翻译’,大有取‘人工翻译’而代之的趋势”的想法。

  然现实并没有这些“学者”脑海中想象的那般“乐观”。

  尽管“机器翻译”在现实应用中的占比越来越高,但其至今也没能在翻译质量的问题上取得“质”的突破。自身质量尚且无法保证,又何来取代“人工翻译”之说?

  除非某天机器能和人脑用一样的方式来思考了,才有取代人工翻译的可能;反之,就是不可能。一不小心回到“机器是否可以取代人”这个问题上了,这不仅仅是生物问题,更是伦理、哲学问题,太复杂,复杂到对此人类至今都没能得出一个共识答案。

  “人工翻译”具有灵活性、准确率高等先天优势,这是“机器翻译”所不能比拟的,更是“机器翻译”想要取“人工翻译”而代之,却无法代之的“独特价值”所在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 广州市泰领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法律翻译公司 ,提供各语种法律翻译、广州翻译服务、法律文件翻译 、合同翻译 。12年专业、省优秀品牌,精准、高效、优质的服务.   马上拨020-87390295(或在线咨询)